亚洲狠狠狠,一级毛片黄色,欧美一级片网址,特黄色毛片,国产精品66,精品成人一区,热久精品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yè)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業(yè)內動態(tài) >>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用中國式細致應對德國式嚴謹 上海律師做客戶的另類“導游”

    日期:2010-07-25     作者:周柏伊    閱讀:4,248次
        魚尾式一步裙,笑起來彎彎的眼睛,窗外是陸家嘴金融中心,年輕的劉爽在午后的陽光中顯得干練親和。曾在哥廷根大學深造的她,如今是陸德劭和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劉爽用中國式的細致,為“漢堡之家”和“德中同行之家”的德國客戶們提供著最有效的服務。

場館后期利用起分歧

    去年1月,德國漢堡市與上海世博局簽訂參展合同,確定了將在上海世博園里建立一個漢堡之家。

    漢堡之家的構想是建造一座以極低能耗標準為特征的 “被動房”,不需要空調和暖氣,四季保持室內25℃左右的恒溫。漢堡市的代表希望在合同中明確有關場館 “后期利用”的細節(jié),以便能夠計劃投入。

    然而,上海世博會是在1928年制訂的《國際展覽會公約》框架下舉辦的,根據這個公約和國際展覽局的規(guī)定,對于場館后期利用的問題,不能在參展合同中約定。

    劉爽律師及其團隊做了大量的調解工作。最后,在劉爽的建議下,雙方在參展合同中用了一些比較藝術性的語句同時又通過外交途徑化解了這個分歧,既不違反《國際展覽會公約》,又能滿足漢堡市的最低要求,最終使得參展合同如期簽署。

開館前確認消防驗收

    4月30日世博園開館前的晚上,劉爽和她的團隊為了一個小細節(jié),和漢堡市的代表加班到深夜。

    原來,漢堡之家的工程結束后,中方的消防部門對其中的消防設施進行了檢驗,此后,口頭通知驗收合格。但由于程序的原因,直到4月30日當天,漢堡之家的負責人還沒有收到消防部門簽發(fā)的驗收合格的書面性文件。負責人提出了疑慮:“我的這個場館,到底合格了沒有?會不會在運營中存在消防隱患?能不能按時開館? ”

    得知德方的這個疑慮,劉爽及其團隊仔細分析了相關的法律風險和責任問題,提出了兩點建議:首先,從技術層面出發(fā),在一些理論上會有隱患的地方增派人手和增加消防設施,做好額外的消防預防措施。其次,以案例館的名義向消防部門書面發(fā)函,以確保開館的合法性。

    劉爽的建議打消了德方的顧慮,最后幫助漢堡之家按時開館,順利度過了那段“惴惴不安”的日子。

避免“笑臉”引發(fā)侵權

    漢堡之家開館后,有一個互動式活動引起了大量游客的興趣,即拍攝笑臉。參觀者可以在漢堡館內留影,其笑臉將跟其他留影者一同在屏幕上滾動播放。

    在這個活動方案設計的最初,德方提出:拍攝參觀者的照片并公開播放,必然涉及到肖像權的問題。當?shù)路酱韺⑦@個疑慮傳達給劉爽時,德國人的嚴謹再一次震撼了她。

    經過多次討論,最終這個活動如約在漢堡之家里舉行,所不同的,是在場館入口處添設了一塊醒目的標牌,上面用中英文提示游客,“敬請注意,我們可能會在與漢堡市或其合作伙伴相關的展覽或出版物中使用您的照片。如果您不希望我們出于上述目的使用您的照片,請您確保沒有在本系統(tǒng)中創(chuàng)建您的照片。 ”

提前合作為順利開館

    相較于漢堡之家,“德中同行之家”的準備就顯得格外緊迫。今年3月,在中國歷時三年的“德中同行”確定將最后一站設在上海世博會,劉爽簽約為其提供法律服務。此時距離世博會開幕僅余不足2月的時間,大量的合同談判瞬間鋪展開來。

    一般來說,總是先簽訂合同,再開始動工。但由于時間緊迫,為了能夠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又避免相應的風險和責任,劉爽提出了采用簽署“諒解備忘錄”的形式,保證在沒有正式合同的情況下,一邊開工一邊找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條款。

    5月1日,德中同行之家順利開館展覽,原定展示時間從2010年5月1日至6月30日,然而,在為期2個月的展示過程中獲得了大量游客的好評,經過多方協(xié)商,展館組織方決定在接下來的兩周內將繼續(xù)開放“德中同行之家”和內部的互動展示內容。同時,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德中同行之家”將有機會延展至2010年上海世博會閉幕。

為外國客戶擔任“導游”

    一年多的德國留學生活,讓劉爽為自己找到了一條與德國人的相處之道:開誠布公。

    劉爽認為,世博會后肯定會有更多的外國公司到上海來尋求商業(yè)機會,這對上海的律師來講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她說。外國客戶在中國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咨詢律師,律師也因此成為外國客戶在中國法律問題上的另類“導游”。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名中國律師實際上同時肩負了法律咨詢和中國國情講解的雙重任務。第一時間告訴外國客戶,風險在哪里,中國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怎樣做才能符合中國國情。既保障客戶的利益,又保障項目的順利推行,這其實不僅僅是個法律解惑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傳播的過程。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